竞彩篮球购买

图片
当前位置:

张顺海:种粮“种”出幸福生活

日期:2006-05-09 09:32来源:竞彩篮球购买联合社
责任编辑:市供销社阅读量:

  【人物背景】张顺海,44岁,枝江市问安镇万水桥村二组农民,承包责任田26亩,年产优质稻2万公斤以上,枝江市第一种粮大户。

   【事迹回放】3年前,同组一户农民搬家进城镇,张顺海不顾邻居劝阻和家人反对,倾其所有接下了搬迁户的责任田和房屋,一下成为拥有26亩责任田的“大户”,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业萌动。

  时值轰轰烈烈的农村税费改革之际,张顺海的26亩责任田,不仅免除了5000多元的税费,而且每年还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合计1000多元,这一免一补,张顺海每年仅政策性的增收就达6000余元。再加上国家重视粮食生产,每年都推出了水稻的最低保护价,一亩田年收入最低也有2000元左右。

  国家有政策,政府有扶持,市场有保障,为什么不能种粮食?张顺海更加坚定了自己当种粮大户的信心,他接手的责任田接近港汊,土地较瘦,他和爱人起早贪黑,修路疏渠,运用科技配方施肥,改造地力。同时,积极参加镇、村组织的水稻种植新技术培训,购回农机具,实行机械种粮,机械收割,减少劳动强度。他还种了多年的“汕优63”等水稻老品种,引进产量高、品种好,抗倒伏的水稻新品种“两优培九”,在管理上采用小水移栽,大水活苗,科学种植。

  天道酬勤,2003年共销售优质稻谷近3万公斤。那年,房子里到处堆满了粮食,张顺海生平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粮食属于他自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2004年、2005年干旱,张顺海的责任田因地处偏僻,抗旱渠道还没修到田边,每亩减产近一成,但他因规模较大,年收入仍然是周围农民的好几倍。

  张顺海“铁心”种粮的举动带动了周边农民。每年梨耙水响时,农民们都要到张顺海家里来坐坐,到张顺海田里去转转,看他今年种了些什么新品种,准备在管理上采取哪些新方法,好回去跟着学。目前,全村已全部改种上了“两优培九”和“富优”优质稻,亩平收入增加200元以上。

  【重访实录】4月26日,记者走进万水桥村,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田园美景即将在该村成为现实,这里已是省市规划的万亩优质稻示范基地。

  张顺海在高兴之余,也有些幸福的期盼。一盼粮食优质能够优价。示范基地内3个粮食加工企业承诺,对示范区内无公害优质稻实行订单收购和保护价收购。广大农户受这一价格因素的激励,种植优质稻的积极性更高。但若市场一旦发生变化,加工企业的承诺有多大约束力?

  二盼技术服务能够到农户。考虑到广大农户对优质稻种植技术的迫切要求,基地聘请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学院单位专家与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一起,组建无公害优质稻生产技术指导小组,具体负责示范区无公害优质稻生产的技术指导、物资配套、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定期举办无公害优质稻推广培训班。但种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需要随时解决,怎么办?

  三盼种植大户多起来。拥有26亩地就成了“大户”,张顺海总觉得“一花独放”不太自在,但现在,想种田的因土地无法流转要不到田,不想种田的却攥着几亩田不放手,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张顺海还希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管理,避免边修边毁,帮助农民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改良土壤,向农民传授生态无公害水稻种植知识和农机操作维修常识,实现粮食稳产增产。

   【编辑点评】“铁心”种粮的张顺海,用他的实际行动带动了当地种植业,表现出一位农村带头人的无私胸襟和开阔视野。而张顺海的期盼,代表了广大种粮农民的心声。但愿这期盼能够变成惠农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