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篮球购买

图片
当前位置:

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 加快供销社改革与发展

日期:2006-06-09 17:17来源:竞彩篮球购买联合社
责任编辑:市供销社阅读量:

                            -------  宜昌市供销社2006年1至5月工作汇报

    宜昌市辖5县3市5区,共有乡镇(办)107个,其中25个乡、62个镇、20个街办,村委会1443个,居委会250个。全市供销社现辖13个县(市)区供销社,拥有独立核算企业113个,其中基层社55个,社有企业58个。全系统员工总数3300多人,比改革前减少11200人。全系统资产总额10.4亿元。市社机关现有在编人员24人,其中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7人,下设6个科室(即办公室、政工科、财务资产科、经济发展科、合作指导科、老干部科),机关离退休人员42人,机关经费来源财政全额拨款。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情况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和部署,市供销社围绕一个中心,紧贴工作实际,采取7条措施,实实在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构建“宜昌供销”农资连锁配送网络,服务新农村建设。今年来,我们抢抓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机遇,积极争取商务部门支持,承担了全市农资农家店的建设任务。我们以市农资(吉合)公司为龙头,以“宜昌供销”农资为连锁品牌,以改造供销社网点为主线,加快系统内外资源整合,构建全市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平抑价格,稳定市场,打击假冒伪劣,努力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同时,依托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大力兴办“庄稼医院”,指导和帮助农民科学用肥、用药。2006年将建立“宜昌供销”农资农家店200个以上,实行采购、价格、配送、标识、经营方式和服务规范“六统一”的管理,为农民提供货真价实,诚信满意的农业生产资料服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肥”。为加快“宜昌供销”农资农家店建设,我们采取以点带面的办法,确定在区位优势突出、交通运输便捷、基础条件优越、辐射能力较强的夷陵区试点,由市农资吉合公司、夷陵区供销社具体领办。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已创建“宜昌供销”农资农家店80个,遍布夷陵区大部分的行政村,初步形成了“宜昌供销”农资连锁新体系。目前,已在枝江、当阳等县市全面推开。上半年夷陵、枝江、当阳三个试点市区将完成120个“宜昌供销”农资农家店的建设任务。
    (二)实施“超市下乡”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来,我们结合国家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省“百镇千村”建设,积极实施“超市下乡”工程,采用小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形式,实行“小超市、大连锁”,把分散经营和相对独立的商场、基层社、经营门店、村级综合服务社连结起来,形成城乡一体、布局合理、业态先进、设施完善、双向流通、规范高效的经营服务网络。突出抓好枝江、当阳、夷陵三社的三级网络建设试点工作,试办乡镇综合超市20个以上、生活资料农家店 100个以上,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为民、便民、利民。
    (三)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新农村建设。一是发展棉花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打造棉花产业链。以枝江、当阳市供销社棉花公司为龙头,充分发挥棉花流通协会、棉花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大力发展棉花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打造棉花生产、加工、购销及内外贸相结合的棉花产业链,努力稳定棉花生产,保护棉农利益,提高我市棉花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全市供销社棉花年收购20万担左右,保持60%以上的市场份额。二是服务“菜园子”、“果盘子”,加快果蔬产业化经营步伐。以市果品食杂公司、吉通物流配送公司、宜都华鑫果业、枝江城南、猇亭吉诚中心农贸市场为龙头,发挥3000吨冷库的优势,从解决农民“放心种蔬菜、种水果”和居民“放心吃菜、吃果”的问题出发,立足服务“菜园子”、“果盘子”,丰富“菜篮子”、“果盘子”,以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为平台,与超市对接,通过电子商务+实物交割、直销、冷链物流等方式,形成基地(专业社)、营销、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农产品产业链。2006年拟在长阳、当阳、秭归、宜都、夷陵等地建蔬菜、柑桔等水果基地2000亩,建蔬菜、柑桔专业合作社5个,联系农户达到3万户,真正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2006年储销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达到2万吨以上。三是提供系列化服务,积极参与茶叶产业化经营。以市茶叶公司加工厂为龙头,积极实施科技兴茶、品牌兴茶、文化兴茶战略,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促进我市茶叶产业整体升级。2006年要加快市茶叶公司茶厂改制和改造步伐,加强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省茶叶流通协会的联系,加强与三峡茶城等市级农业产业化领军型龙头企业的联合和扶优培强工作。通过把茶农与国内外市场联结起来,改良和推广茶树新品种,研制和开发新产品,以增强我市茶叶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四是以夷陵众生药业、兴山爱欣药业为依托,打造中药材产供加销产业链。五是以五峰生猪专业社为依托,打造绿色生猪饲养、加工、销售产业链。
    (四)壮大龙头企业,带动新农村建设。对龙头企业的定位是,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社有企业。2006年市社将靠强联大,借力发展和培育一批涉农龙头企业,重点抓好三峡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和艾家嘴仓储项目的建设、三峡果品批发市场二期工程项目的筹划论证,扶持兴山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等重点对口支援项目。全系统要培强市社级农产品加工、贸易型龙头企业10家,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建立起产销衔接,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总额要达到1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0%。同时,以全市供销社遍布城乡的经营服务网络为依托,充分发挥供销社扎根农村、联系农民、服务农业的优势,推进连锁超市(批发市场)与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协会、农产品生产基地对接,沟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农产品市场,千方百计拓展农产品购销业务,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五)发展“两社一会”,参与新农村建设。以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农产品行业协会为主要形式,加快基层供销社整合、改造步伐,夯实基础,增强为农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兴办、联办专业合作社,实施“一社一品”助农增收工程,把发展专业合作社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实施“一社两店”综合服务社、日用消费品连锁店、农业生产资料连锁店)服务工程,把基层社办成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经过几年努力,实现大部分农民居住相对集中的行政村都有综合服务社,社社都有日用品连锁便民店和农资农家店,让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购物环境、一样的消费方式、一样的文化氛围。今年要规范发展综合服务社100个以上。紧紧围绕当地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积极组织和发展各类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为农民进入市场提供优质服务。积极参与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2006年,全市供销社要新发展专业合作社15个,各类农产品行业协会5个,吸收入社(会)农户2000多户。
     (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作用,以社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资流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为依托,因地制宜开展农资、棉花、茶叶、农产品等特有行业加工、储运和流通人才的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和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工作。2006年全市供销社力争培训农产品经纪人、农民社员500人次以上。
    (七)建立狠抓落实机制,确保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建立领导责任制。市社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主任具体负责,市社机关有关科室负责日常联系和指导服务工作,有关企业负责具体承办。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市社于5月中下旬由主任带队,分3个组到各县市区供销社就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一次调研,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切实帮助企业和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实行跟踪督办。按照职责分工,对服务新农村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进度,有检查,件件抓落实,事事有成效。市社办公室负责跟踪督办,建立与有关责任单位经常联系制度,随时掌握情况,了解进度,跟踪检查,认真督办落实。四是奖励优胜单位。到今年底,市社将对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认真检查考核,对优胜单位实行奖励。
    二、贯彻落实省政府(鄂政发[2006]20号)文件的情况
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06]20号)文件下发后,市社结合本社实际,迅速研究制定了学习的工作安排和实施意见及具体措施。在抓好贯彻学习的基础上,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了贯彻省政府文件的具体意见,包括改革与发展工作、相关政策落实及贯彻的具体措施,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新贡献。
    (一)认真抓好省政府文件的学习贯彻。一是市社机关带头学习贯彻好省政府文件,4月上旬党委中心学习组进行专题学习,市社领导、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结合市社实际,座谈学习贯彻省政府文件的体会与打算。4月下旬机关组织了学习交流会,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联系实际,重点结合本职工作谈学习体会与贯彻落实的措施打算。同时,机关网站开辟专栏,组织专题宣传报道,加强宣传。二是抓好市社直属各单位的学习贯彻,4月下旬,市社召开市社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参加的学习贯彻动员会和服务新农村建设专题报告会。市直各单位根据省政府文件拟定了本单位的贯彻意见与措施,按照改革与发展的具体工作任务分解到各单位抓好检查落实。三是组织好全市供销社系统的学习贯彻。向全市供销社系统下发关于学习贯彻省政府文件的通知,要求各地要结合本社实际,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贯彻省政府文件的具体意见,包括改革与发展工作、相关政策落实及贯彻的具体措施,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枝江、五峰、宜都、远安、秭归、夷陵等地,或县市区长或分管县市区长分别就贯彻落实省政府20号文件作出了批示。
    (二)制定了加快供销社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具体措施。根据省政府文件精神,结合市社“十一五”规划,制定了全市供销社加快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具体措施。通过3--5年的努力,全市整体完成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造,90%的基层社要成为当地农村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完成社有企业的调整重组和股份制改造,逐步做大做强社有企业。全市供销合作社领办专业合作社70个、综合服务社1000个、农产品行业协会30个以上,发展和培强市社级农产品加工、贸易型龙头企业20家。坚持改造、整合、提升、优化并举,继续打造农资、农产品购销服务、农村日用工业品、烟花爆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五大经营网络,实施“41111”工程,即通过网络整合,引进联合,构建4个市级(农资、烟爆、工业品、果蔬冷链)连锁配送中心;10个县(市)区级配送中心;100个中心集镇(社区)连锁超市;1000个村级综合服务社(农家店);1个为农信息服务中心,利用《三峡供销合作网》等信息资源,搭建电子信息服务平台,初步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全市农资、棉花、烟花爆竹市场占有率分别稳定在70%、60%和80%以上,确保供销社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地位。
    (三)争取市委、市政府加大对供销社改革与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一是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对供销社明确提出了6项工作任务:即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2、积极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3、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增强供销社服务"三农"的能力,完善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4、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和中介服务业。5、继续深化供销、粮食流通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6、健全价格监控体系和预警机制,重点抓好重要原材料、农资、食品、医药等价格调控工作以及涉农价费、中介等收费管理,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二是市委、市政府把供销社列为2006年重要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单位。分管副市长张为民多次到市供销社听取汇报,现场办公,帮助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三是争取市财政预算解决市供销社农合组织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棉花、农资、烟爆市场整顿等项目经费30万元。四是争取建立市级淡季化肥储备制度。目前,市政府己原则同意,从今年起建立市级淡季化肥储备制度,确定今年淡季化肥储备量为2万吨,由市财政负责解决贴息。
    (四)争取市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20号文件,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市社拟定5月中下旬由市社领导带队,组织贯彻省政府文件的专题调研,总结各地贯彻落实的经验与典型,找准贯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代拟并呈报《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20号文件,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争取市人民政府行文下发。
    (五)市政协委员专程到市供销社视察、指导工作。4月26日,市政协副主席段贤斌带领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到供销社视察,听取了市供销社工作情况的汇报,政协委员们通过视察对市供销社的工作表示满意。各位委员一致表示,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一如既往的关心供销社,为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特别要在服务"三农"方面多为供销社鼓与呼,支持供销社更好地发挥参与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三、一至四月综合业绩考核目标完成情况
    (一)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从统计报表数字来看,1--4月份全市供销社系统购进总额       2.8557亿元,比去年增长9.9%,销售总额4.5716万元。同比增长6.31%。其中消费品零售额28618万元,同比增长10.79%,农业生产资料销售8981万元,同比增长17%,餐饮业营业额222万元,同比增长14.43,化学肥料购进126626万吨,同比增长4.3%,销售127986万吨,同比增长8.4%;从各县市区完成情况来看,当阳、宜都、长阳的购销增长率达到10%以上,其它大部分县市增长在5%左右。从时间上看,前4个月中,1--2月份的增长率较高,购销总额分别增长15%、13%,4--5月份则基本持平。从省社统计信息反馈来看,第一季度我社购进总额26644万元,销售总额33088万元,绝对量居全省第4位。
2、从财务报表看,全系统所有者权益18643万元,同比净增719万元;实现整体盈利2万元,与去年同期持平。预计上半年全系统可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 二)服务“三农”工作情况
     1、创新现代流通方式,加快推进连锁配送与连锁经营。1--4月全市供销社进一步加强网络的整合、改造与建设,新建农资连锁配送中心2个、烟花爆竹连锁配送总店1个。预计上半年全系统可新建“宜昌供销”农家店120多家,其中夷陵区社80家、枝江、当阳市社均达到20家以上,其它县市区社也将有新发展。2006年全市供销社系统计划整合、改造、新建“宜昌供销”农家店和连锁经营门店600个左右。
    2、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得到巩固和发展。今年是“两社一会、两连一代”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市供销社进一步加大建设推进力度。列目前止,己建专业合作社41个,占规划的82%,综合服务社680个,占规划的104%,行业协会16个,占规划的80%。市供销社将举全社之力,抢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用足、用活国家给予的各项政策,采取整合、巩固、完善、提升等手段,全面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2006年,全市供销社将规范发展专业合作社15个、各类农产品行业协会5个,吸收入社(会)农户2000户以上,确保“两社一会、两连一代”目标任务完成。(2006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