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报道 记者从广州市供销社了解到,作为广州的试点,花都区一年多来,已有千余名“破烂王”变成“正规军”,目前白云区新市街也开始试点,广州市数万流动废品回收人员将逐步被收编管理。
据花都区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冯华森介绍,该区对收编的流动收购人员,实行统一培训、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计量器具、统一收购车辆、统一收购范围和规范服务项目、规范服务标准、规范服务用语、规范服务地点。全区2000多名流动收购人员中,有千余人被收编,成为废品收购的“正规军”。收编带来的收效十分明显,“街道干净多了,违章搭建的窝棚少了,社会治安也好了”。据了解,未收编前,在每次抽检废品收购站时,总能查出六七家收购了违禁品,如电线、电缆、来历不明的金属等。如今,有关人员检查时,偶然只能查到1家有收购违禁品的行为。
广州市再生资源办再生资源处有关人士表示,对全市流动收购人员的收编目前没有明确时间表,但计划是先做好社区回收点、街(镇)回收站网点的布设后,再全面铺开这项工作。2008年前基本建成中心城区社区回收网络,到2010年,广州要建成1500个左右社区回收点、约600个街(镇)回收站。
广州将收编数万“破烂王”(图)
北京晨报8月6日报道 一块木牌、一辆人力三轮车、一杆秤,组合成一个简易流动废品回收点,或是手推自行车,边走边吆喝,这是广州街头随处可见的流动“破烂王”(废品收购人员)的典型形象。在方便市民的同时,也成为城市管理的大难题。记者从广州市供销社了解到,作为广州的试点,花都区在2005年启动收编,一年多来,已有千余名“破烂王”变身“正规军”,占全区流动“破烂王”的一半,收效明显。目前白云区也开始试点,而全市数万流动废品回收人员将逐步被收编管理。
花都区已收编过半
“中国皮具之都”花都区狮岭镇有大大小小皮具厂1000多家,由此吸引了数以千计的“破烂王”在此扎根,以收买废品为生。然而走在狮岭镇街头,记者见到穿梭在该镇街巷中的“破烂王”不仅统一着装、统一编号、胸佩上岗证,还统一工具。收买来的各种废旧物品整齐堆放在三轮车上,大改以往惯见的邋遢脏乱形象。
据花都区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冯华森介绍,从2005年8月到目前,全区2000多名流动收购人员中,有千余人被收编,成为废品收购的“正规军”。
统一培训持证上岗
收编不是简单的将流动收购人员身份合法化,狮岭镇为此专门制定了一份管理规定,包括收购废品的范围、定点交售、遵守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等。收买时,要穿着印有编定号码的统一服装,而用于收购废品的三轮车必须按一定标准改装,车身四周要用铁板密封,并喷有编号、投诉电话和标识。
狮岭供销社杨福亨主任说,收编的流动收购人员在规定范围内收购,所收购的废旧物资要求全部交售其挂靠的收购站,不能私自存放。据了解,未收编前,在每次抽检废品收购站时,总能查出六七家收购了违禁品,如电线、电缆等。如今,偶尔只能查到1家有收购违禁品的行为。
回收点将覆盖城区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达5000多家,从业人员约10万人,年再生资源回收总值有120亿元。广州再生资源办再生资源处有关人士表示,计划是先做好社区回收点、街(镇)回收站网点的布设后,2008年前基本建成中心城区社区回收网络,到2010年,广州要建成1500个左右社区回收点、约600个街(镇)回收站。
评论:公共权力当有避嫌美德
(作者:舒圣祥,《西安晚报》)
作为广州的试点,花都区在2005年启动收编“破烂王”,一年多来,已有千余名“收买佬”变身“正规军”,占全区流动“收买佬”的一半,收效明显。目前白云区新市街也开始试点,而全市数万流动废品回收人员将逐步被收编管理。(8月5日《信息时报》)
统一着装、统一编号、统一计量器具、统一收购车辆、统一收购范围,规范服务项目、规范服务标准、规范服务用语、规范服务地点———政府以“统一”和“规范” 的形式,将原本自由行动的废品收购人员,归纳到自己的管理架构和模式之中来。关于这种“收编”行为的性质,向来争议颇多。
所谓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依法决定是否赋予特定的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因此,兰州为“破烂王”设置准入门槛,没有 150万元注册资金就没有资格当“破烂王”,涉嫌“滥设行政许可”;但很多地方在收编“破烂王”的过程中,实际并没有禁止未被收编者继续从业,因此虽然有颁发证件的行为,但是否属于行政许可仍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肯定的是,“破烂王”不存在身份合法化的问题,因为人人都有权当“破烂王”。根据“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当“破烂王”的权利不需要政府通过发证件的形式来赋予。
说到底,收编“破烂王”问题争议的核心在收费。在广州,收编时工具车改造、服装等需要一次性缴纳250元以外,每月还要缴30元管理费。对政府部门而言,收编上十万的“破烂王”,是一笔不少的收入。如此一来,公众不得不怀疑:究竟是“收编”还是“搜刮”?换言之,政府未能采取有力措施很好地避开嫌疑以自证清白。
在广州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其实完全有能力免费收编 “破烂王”。何况,收编行为是满足城市管理的需要,付出有限的财政开支换取公共管理的秩序和安全,是很有必要的。关键在于,公共权力有没有避嫌美德。是的,权力应始终保持高度的避嫌敏感,“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应将避嫌意识上升为一种避嫌美德。(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评论:收编“破烂王”不妨一试
(作者:黄栀梓,《齐鲁晚报》)
8月5日《信息时报》报道,广州全市数万流动废品回收人员将逐步被收编管理。流动收购人员必须参加统一培训,然后持证上岗,并实行统一培训、统一标志、统一服装、统一计量器具、统一收购车辆、统一收购范围和规范服务项目、规范服务标准、规范服务用语、规范服务地点。收编带来的收效明显,街道干净多了,违章搭建的窝棚少了,社会治安也好了。
城市需要“破烂王”,正是因为“破烂王”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城市里的废品才会“变废为宝”,成为“再生资源”,而不至于垃圾满地,影响市容和生活。但是,有的城市人却很厌烦他们,瞧不起他们。
同时,长期以来,由于城市管理者对“破烂王”缺乏必要的、适当的管理,让他们自由散漫地存在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而且由于少数“破烂王”给人一种脏兮兮的感觉,因而被人“瞧不起”,他们也产生了一种“站在人前矮三分”的自卑感。
广州收编“破烂王”,对其统一培训、统一着装、统一工具,并持证上岗,可谓一个城市管理的“金点子”,这不仅会一改“破烂王”过去给人的那种“脏兮兮” 的感觉,更会改善市容市貌。同时,这还会改变“破烂王”的身份地位,让他们成为有组织的人,从此可以不卑不亢,大大方方地回收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重。
对“破烂王”的管理,可以说一直是令一些城市管理者头痛的难题,在有的居民小区,由于人们对“破烂王”缺乏信任感,有的甚至将其拒之门外。可是久而久之,小区内的废品成堆,给市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如果有了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的“破烂王”,人们对他们的信任感就会大为增加,这个难题也就有可能得到解决。可见,广州将“破烂王”变成“正规军”的做法值得借鉴推广。
当然,广州的做法也应加以完善。广州目前是向“破烂王”收取每月30元的管理费,工具车改造、服装等也要一次性交纳250元,这引起了“破烂王”的不满和网友的异议,也增加了收编工作的难度。因此,如果政府有关部门能从“破烂王”的生存状况出发,从公共财政预算中列出一定资金来支持废品回收,那么收编工作就会更加顺利,“破烂王”变“正规军”的做法也就能更快地在全国普及。
评论:收编破烂王能否不收费
(作者:盛翔, 《河南商报》)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收编“破烂王”成为炙手可热的公共话题。作为广州的试点,花都区在2005年启动收编,一年多来,已有千余名“收买佬”变身 “正规军”,占全区流动“收买佬”的一半,收效明显。目前白云区新市街也开始试点,而全市数万流动废品回收人员将逐步被收编管理。
应该说,政府收编“破烂王”,出发点本身并不坏,除了所谓“影响市容市貌”的理由稍显牵强以外,某些“破烂王”与窃贼勾结在一起,从事着合伙盗窃、收赃销赃等违法活动的现象确实存在。“破烂王”穿梭于小区之间,市民也希望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生活环境。在“破烂王”这一面,被政府“收编”同样不全是坏事。比如因为划定了收购区域,不用担心错去了别人地盘收;挂靠收购站,交易起来放心很多;受到小区保安和交警阻拦的概率更少,也更能获取市民信任。
说到底,收编“破烂王”问题争议的核心还在收费。在广州,收编时工具车改造、服装等需要一次性缴纳250元以外,每月还要缴30元管理费。这对收入本就微薄的“破烂王”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对政府部门而言,收编上十万的“破烂王”,又是一笔不少的收入。如此一来,公众就不得不怀疑:究竟是“收编”还是“搜刮”?换言之,政府未能采取有力措施很好地避开嫌疑以自证清白。
在广州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其实完全有能力免费收编“破烂王”。何况,收编行为是满足城市管理的需要,付出有限的财政开支换取公共管理的秩序和安全,是很有必要的。关键在于,公共权力有没有避嫌美德。是的,避嫌是一种为官美德,权力应始终保持高度的避嫌敏感,“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将避嫌意识上升为一种避嫌美德。我相信,如果一切免费的话,“破烂王”其实是很愿意被收编的,收编的政策效果会更明显,同时还成功避开了公众的敛财质疑,可谓一举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