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篮球购买

图片
当前位置:

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研究报告

日期:2015-08-06 16:43来源:竞彩篮球购买联合社
责任编辑:市供销社阅读量:
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研究报告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省商务厅
       为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建设,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商务厅组成联合调研组,于7月22日-31日对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商贸流通一体化正成为推进武汉城市圈市场一体化的重要力量
    由于武汉的龙头带动作用,8个城市积极融入武汉商贸流通体系,商贸一体化起步良好,在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方面率先发展,成为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先导。
    1、武汉商贸企业已向圈内8个城市延伸,改善提高了周边城市商业业态,增强了周边城市市场调节功能。武汉商贸企业在城市圈内的延伸,已经由武汉三大商业上市公司在圈内的发展转变为既有本土企业,也有以武汉为依托的外来企业如国美、苏宁共同朝圈内进军;由单一的百货零售业向电器、餐饮、物流等多个行业的发展;由以武汉市企业到其他八城市开店变为九城市间多向流动。武商、中百、中商三大商业上市公司向圈内城市拓展网点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并继续向下延伸。武汉市商业在八城市中发展连锁经营网点已有123个,其中,大中型连锁超市26个、大型购物中心2个、小型便民超市(含加盟店)80个,大型电器专业店6个,大中型餐饮店6个,总营业面积达26万平方米。2008年上半年,武汉市各商业集团在八城市中新开连锁经营网点14个,其中,大中型连锁超市5个,小型便民超市(含加盟店)9个,新增营业面积1.9万平方米。连锁网点的延伸,改善了各地流通设施,为各城市导入了商业新业态,便捷了采购当地农副土特产品快速进入武汉市场的通道,有力带动了当地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拓展了当地就业、再就业渠道,促进了市场繁荣、消费便利。目前,武汉市几大商业集团正在加强调研,认真规划,拟订今后几年内,加快在城市圈内的发展步伐。除武汉市商贸企业向圈内8个城市延伸外,城市圈商贸网点开始在圈内相互延伸。如仙桃富迪去年在武汉市蔡甸、汉南等区开设农家店15家。黄冈黄商在大冶、嘉鱼、十堰等地开设7家大型超市、11家服饰连锁店和31家乡镇级便民超市。城市圈商贸网点的相互延伸,促进了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加快发展。
    2、精心打造农超对接,优势互补,互通有无,营造和谐共赢的经营氛围。武汉市大型连锁超市积极完善圈内工农产品进入武汉商业采购网络和卖场销售的具体支持措施。省商务厅还积极组织农超对接会、林博会以及武汉市每年一度的食博会、美食节、迎春大联展等,组织各地企业集中宣传推介当地产品,以武汉市场为平台,加大圈内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扩大产品覆盖面。通过连锁经营的供应链,圈内的工农业产品,特别是丰富的农副土特产品,进入采购销售网络。武汉城市圈每天有100余万元的农产品进入武商量贩公司的供应链。中百集团在开发圈内特色品牌商品上下功夫,如孝感汉川的蔬菜绕开了经纪人环节,直接送达中百仓储孝感店销售,“零门槛”进入中百仓储采购系统。鄂州市生产的武昌鱼、红尾鱼、“多佳”牌服装,黄石市的劲酒、港饼、白鸭皮蛋、富川牌食用油,天门市的黄金牌西红柿、张港花菜、蒋场干子、东湖酱鸭,仙桃市的九珠皮咸蛋、郑场豆豉、毛嘴卤鸡、外婆家醉鱼,黄冈市的红安酒鬼花生、麻城红老米酒、罗田板栗、英山的茶叶等纷纷进入中百、武商、中商等连锁经营网络。
    3、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工程,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覆盖率不断提高。大型商业连锁集团是实施“万村千乡”工程的主力军,连锁经营是延伸商业网点,构筑农村新型商品流通网络的主要方式。近5年来,武汉中百、中商、武商、湖北农资等商业龙头企业在城市圈加快流通网络的建设,利用自身的物流配送体系,在农村发展连锁网点,截止到2007年底,“1+8”城市圈“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已经投入3480万元资金支持城市圈农家店和配送中心的建设,农家店的数量达到4072家(乡级店444家、村级店3628家),配送中心达到9家。“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加速了日用消费工业品进入二、三级市场、农村市场,推动了城市圈“万村千乡”工程建设,提高了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覆盖率。今年上半年,武汉中百、武汉中商、省农资公司等3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共在鄂州农村开设了直营店、加盟店58个。如武汉中百开设乡镇的直营农家店5家,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642万元,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48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6%。
    4、圈内城市间不断加强信息交流,在互动机制上实施对接。在省商务厅倡导和武汉市商业局组织下,建立健全了城市圈市场信息定期交流、汇总、发布制度,加快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一是每个季度由武汉商业经济信息中心将九城市的市场数据及经济指标进行汇总后及时向各城市进行反馈,实现数据信息共享;二是建立了九城市市场信息交流制度,每年举办1-2次市场信息交流座谈会、发布会,为各地政府、行业、企业提供服务;三是不定期联合举办行业信息调查、专项商品销售调查、品牌推介等活动,为各地商业经营和行业指导提供咨询服务;四是建立了“武汉城市圈商业流通协作”协调机制,交流信息、协调和解决信息网络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五是通过《湖北商务简报》、《商务调研》、《商务要情专报》等渠道,定期反映各城市商业经济指标情况、市场价格及消费动态、商贸产业发展及各种商业改革发展情况。在《武汉商界》杂志和《专供信息》资料上开辟城市圈协作专栏,建立和发展通讯员网络,积极吸收圈内城市政界、商界及企业界人士的各种文稿,及时反映各城市对建设城市圈的各种意见和建议。
    5、一体化的协作机制形成并开始发挥作用。2004年,九城市商贸流通主管部门本着“自愿平等,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原则,就围绕推进区域商贸流通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共同签署了《武汉城市圈流通协作协议》和《武汉城市圈流通协作联席会制度》两个文件,并制定了流通协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各地建立了联络员制度和成立流通信息专业组,保持密切联系,启动了武汉城市圈流通协调组织和协作机制。4年多来,城市圈商务部门以协作联席会议为平台,进一步细化流通协作互动规划,创新协作体制,加强信息平台建设,积极引导各行业协会扩大活动范围,延伸工作领域,组织圈内多形式、多层次的学习交流,企业合作,展会展销、开拓市场,形成多重力量协作的一体化机制。
    6、加快招商引资资源整合,利用重大会展活动,联手开展招商引资。今年2月,武汉城市圈招商工作会议明确了建立武汉城市圈招商局长联席会议制度;建设武汉城市圈招商引资信息化平台;建立武汉市招商局与8城市招商局的对口联络制度;建立招商专业人才培训交流制度。加快整合武汉城市圈内招商引资资源,积极探索圈内招商引资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下半年,武汉商务局将利用第九届机博会、武汉经贸洽谈会和第十七届中国食品博览会等品牌会展这一平台,与武汉城市圈有关部门联合策划重大项目,联手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一是重点邀请武汉城市圈优势企业和知名厂家参加第九届机博会,为城市圈参展企业提供优惠的参展价格和优质服务。在展厅增加两型社会和“1+8”武汉城市圈的内容,吸引城市圈企业参展。同时,重点邀请“1+8”武汉城市圈自主创新企业和绿色环保企业的组团参展。二是将邀请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和潜江市商务局共同组织和参加“武汉经贸洽谈会”,推出“1+8”城市关于建设两型社会的招商项目,举办项目对口洽谈活动,共同搭建城市圈招商引资平台。如孝感市利用城市圈招商信息平台,引进中百、中商、武商量贩、武汉工贸、武汉西汉正街建材大市场、武汉九洲通等大型商贸企业入驻,促进了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提升了流通业服务水平。三是在第十七届中国食品博览会暨交易会的具体运作中,为武汉城市圈内的重要食品(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免费提供近200个展位,为加大武汉城市圈内食品(农产品)的宣传提供平台。
 
    二、商贸流通一体化面临的障碍和问题
    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障碍和问题,主要有:
    1、体制性障碍问题。武汉城市圈建设正式启动已有三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竞争对手的快速发展相比,进展相对缓慢。原因之一是城市圈9城市之间依然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已严重阻碍了城市圈一体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分灶吃饭”的体制下,不少地方建立城市圈合作共赢的思维模式,遇到事情还是算本地小账的多,算城市圈大账的少,其结果是口头支持多,项目进展少;对本地直接有利的积极,对难以立竿见影的冷淡;受自成体系的行政区划分割体制和产权、税权、行政隶属权合一的财政包干体制的影响,加之城市圈总体规划尚未形成,缺少宏观指导,因而在圈内不少城市的发展规划中,不能贯彻突出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形成发展规划的产业同构、特色不足的现象。
    2、农产品进项税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制定了农副产品采购实行进项抵扣制度。对营业执照中有收购业务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直接以现金形式、零星小额收购农业生产者个人自产的免税农产品,允许其自行开具由税务机关提供的“收购发票”依13%的扣除率(2001年12月31日前为10%)扣除进项税额。该项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农产品收购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了农产品的流转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税务机关采取的一些诸如凭身份证复印件、自产自销证明抵扣、本人签字等一些管理措施来认定收购发票的真实性,则在客观上加大了农产品收购企业取得合法收购发票的难度。另一方面,根据现行政策规定,准予按13%抵扣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的农产品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的各种植物、动物的初级产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专门就初级农产品的范围发文进行了明确。但在实际执行中有几个问题:一是对一些农业产品是否属于初级农产品难以把握,争议较大;二是一些初级农产品经过简单加工后,不再属于初级农产品,按17%税率征税,造成高征低扣,企业负担较重,也不尽合理,并且与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效益农业、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宏观政策相背离。
    3、城市圈内龙头市场的牵引、辐射作用不强。尽管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城市圈内商贸企业仍存在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发展不够充分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城市圈内大型专业市场规模小、组织分散和辐射力不强;流通企业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现代化水平不高,市场体系不够完善,未能培育出竞争力强、走向全国的流通企业;缺少专门原材料和产品的大型无形交易市场,如生产要素期货市场等,因而难以在大宗原材料和要素价格形成中发挥应有作用。由于缺乏龙头商业企业的带动,商业企业间在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网点布局上存在无序竞争,各自为政,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在交界地、插花地以及农副产品、建材、生猪市场等方面,重复建设比较突出,“你有我也有”。另一方面,整个圈域内又缺乏直接为产业服务的专业市场。如在武汉市及周边纺织服装产业集中的区域内,为服装产业服务的面辅料市场几乎没有。在消费品市场上,网点过密和布点过疏的问题并存。特别是农村,消费网点的布局很不适应群众需要。
    4、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存在问题。城市圈的交通、通信网络体系尚不健全,武汉和各城市之间的高等级公路有部分工程尚未完工,存在不少断头路和“瓶颈”路。整个城市圈的公路缺乏网络功能,城市之间高等级公路尚未成网,各城市与武汉的联系基本实现高速化,但相互之间的高速连通大多需绕道武汉,整个城市圈的公路明显缺乏网络功能。公路收费站卡林立,加重了物流成本。信息网络尚未完全互联互通,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不够,缺乏平台支撑。交通装备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管理手段落后,保障系统不完善,公共运输信息传输慢,导致商贸物流配套体系也不够健全,运转效率低。 

    三、推进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商贸流通一体化是区域市场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的先行力量。在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进程中,商贸流通业应率先谋划、率先推进,并率先实现一体化。
  (一)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基本设想
    1、商贸流通规划一体化:在圈内各市已有的商贸流通业、服务业、物流业发展规划及商业网点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武汉城市圈发展规划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制定《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规划》,按照现代化商贸流通网络体系要求,对商贸流通业进行统一布局,避免重复建设。
    2、商贸流通政策一体化:清理、取消阻碍一体化的政策规定,消除圈内城市间市场壁垒,统一圈内各城市商贸流通业发展政策,形成圈内各城市间相互支持、相互融通的政策支持体系,使商贸流通企业在圈内各城市能享受同城待遇。
    3、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按照武汉城市圈发展规划和商贸流通一体化规划,统一制订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统一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对涉及商贸流通发展相关的公路、码头、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大型市场、超市、电子商务等项目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并与武汉城市圈交通一体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相衔接。
    4、商贸流通物流一体化:统一商品配送是现代商业和物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节省物流成本、防止假冒伪劣、净化市场秩序、保障消费安全的重要举措。应在现有物流企业、物流园区、企业物流等多渠道商品配送的基础上,建立分层物流配送中心和商业企业联合配送中心,逐步实现配送一体化。
    5、商贸流通信息一体化:建立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信息报送制度,建立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信息平台,实现商贸流通企业、商品供求、商品流进流出、物流园区、商业网点、“万村千乡工程”、“双百市场工程”、“信福工程”、商贸流通业发展政策等信息共享。
    (二)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基本原则
    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既是长远目标,又是一个长期过程,应按下列原则持之以恒地推进。
    1、改革创新,规划先行。商贸流通一体化是对传统商贸流通模式和体制的改革,应把改革创新放在第一位,坚持用“两型社会”所要求的新的理念、新的业态、新的体制、新的消费模式来推动商贸流通业的改革与创新,用改革创新促产业发展;一体化的关键是规划的一体化,应在各市规划的基础上,率先研究和制订城市圈商贸流通发展规划,用有权威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规划推动一体化目标的逐步实现。
    2、政府引导、市场调节。推进一体化应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确定政府与市场在一体化中的功能定位。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用目标和规划来引导和推动一体化,用良好的政策环境、经营环境、体制环境和高效运行机制保障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市场是推进一体化的主导力量,应充分市场调节的作用,依靠市场力量,实现商贸流通资源在城市圈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
    3、统筹兼顾,重点推进。统筹圈内各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业态之间、企业之间发展,统筹圈内城市间商贸流通信息交流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武汉商业中心、大型商业企业发展、重点物流园区发展,以城市间互动项目为重点,大力推进武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到周边城市发展,加强农副土特产品与大型超市的对接。
    4、企业主体,合作共赢。企业是市场主体,也是推动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的主体。在改革、规划、项目等各项工作中,应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创造各种条件,充分调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参与一体化建设的积极性,让各类商贸流通企业在一体化进程中竞相发展,以企业的扩张推动一体化发展;合作是一体化的基础,圈内各城市间、企业间应加强合作,形成一体化的合作机制,实现城市间合作共赢。
    (三)推进商贸流通一体化的思路
    1、扶持一批大型商贸企业做大做强。借鉴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新世界、华联等商业巨头做大做强的经验,适应商贸资源向少数大企业(集团)集中的发展趋势,抓住一体化和“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机遇,做大做强武商、中百、中商、富迪、黄冈黄商等商贸企业。武商、中百、中商要在现有武商联基础上,加强实质性合作与重组,并逐步形成商业业态分工合作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在城市圈内形成统一的商业标识、统一商品采购、统一商品配送、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信息管理;支持富迪、黄商在城市圈内各城市发展多层次商业网点,通过延伸式发展做大做强武汉市外本土商贸企业。鼓励和支持商贸流通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武商、中百、中商等上市公司进一步融资扩股,促进富迪、黄商等商贸流通企业上市;积极促进商贸流通企业与各大商业银行建立银企合作关系;支持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实现资产重组。
    2、支持一批专业特色市场发展。发挥武汉城市圈区位、交通、市场等优势,按照“合理布局、提升功能、服务发展、扩大辐射”的要求,支持一批专业商品商场扩大规模,加快发展。
    (1)巩固和发展武汉市各大型批发市场,增强其带动消费、服务生产的功能。主要是支持巩固和发展汉正街小商品市场、西汉正街建材市场、武钢钢材市场、沌口汽车及配件交易市场、白沙洲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交易额过百亿元、管理水平较高、区域性的大型消费品批发市场和重要工业品专业市场,进一步增强辐射能力。
    (2)选择性地支持武汉周边城市发展一批特色消费品市场。按照“特色鲜明、功能完备、提档升级、方便消费”的要求,由各地商务局根据当地发展规划和消费需求现状,向省商务厅申报项目,经圈办或省政府批准后,选择性地支持仙桃水产品市场、黄冈板栗市场、孝感莲藕市场、鄂南木竹藤及制品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的发展。
    (3)依托龙头市场优势,形成市场带动市场、市场带动生产的良性发展。如:依托武汉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优势,提升孝感的纸业,黄石的纺织服装和日用化工,黄冈的食品工业,天门、仙桃的轻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辐射力;依托西汉正街建材市场优势,提升黄石、孝感、咸宁建材产品和潜江轻工石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依托武钢钢材市场、沌口汽车及配件交易市场,整合城市圈内同类产品市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和产品价值链。
    (4)围绕武汉城市圈发展规划提出的六大特色产业带,建设一批工业品交易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3、发展一批规模大、标准化、有品牌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商贸流通企业带动农业发展已成为武汉城市圈一个良好发展趋势,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完善以城带乡有着重要作用。农超对接,实现了我省商业优势与农业优势的互补共赢,应作为我省农业产业化重要模式来抓,把接纳农产品的超市类商业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扶持。当前,应发挥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地方政府、农产品协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建设一批满足市场需求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根据武汉城市圈发展规划,以下产业带和基地建设应抓紧制订详规,尽快启动项目建设。
    (1)武汉市及周边商品蔬菜产业带。重点扩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蔬菜加工和净菜包装上市,扩大特色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
    (2)以武汉市周边六大湖泊(梁子湖、保安湖、汈汊湖、西凉湖、龙感湖、野猪湖)和江汉平原仙桃、潜江等市为核心的优质水产品产业带。重点发展河蟹、青虾、鲟鱼、武昌鱼、乌鱼、龟鳖、黄鳝、鳜鱼等名优水产品。
    (3)以孝感、黄冈、仙桃等市为中心的优质稻米产业带。重点提高优质稻米的品质和扩大种植面积。
    (4)武汉市及周边县市优质“三元猪”产业带。重点搞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配套发展肉类加工企业。
    (5)武汉周边特色家禽产品基地。以商品鸡、优质水禽及肥肝鹅养殖加工为主,重点搞好良种繁育,以及禽、肉、蛋和羽绒的深加工。
    (6)以武汉、黄冈两市为中心的牛奶产品基地。重点扩大良种高产奶牛的饲养和奶制品加工。
    (7)大别山和幕阜山区优质绿茶产品基地。重点扩大绿茶和有机茶的种植面积和加工规模。
    (8)罗田、红安、麻城和大悟优质板栗产品基地。重点推广良种种植面积,解决板栗储藏及加工问题。
    (9)大悟、安陆、崇阳优质蜂产品基地。在扩大养蜂规模和提高种质的同时,重点搞好蜂产品收购的质量监控。
    (10)通城、蕲春、罗田、英山、安陆、孝昌优质中药材产品基地。重点扩大金银花、菊花、白术、桔梗、丹参、瓜萎、百合、厚朴、黄柏、杜仲、银杏等种植面积。

    4、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物流园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状况是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商贸流通产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推进商贸流通一体化,必须高度重视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按照把武汉打造成国家级物流节点城市的定位,重点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圈内各城市的1小时物流服务圈,积极发展面向全省及周边省市的3—6小时物流服务圈和面向全国大多数城市的8—10小时物流服务圈,努力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华中地区乃到全国的物流中心区。具体物流项目按武汉城市圈发展规划列举如下: 
   
武汉城市圈物流基地建设规划
 
 
 
规模及建设情况
                  武 汉 枢 纽 物 流 基 地
后湖—丹池综合物流
基地
武汉市江岸区。
以生产资料与汽车服务业为主的配送型物流园区。
总占地约4000亩,由丹池物流基地、竹叶山市场群、后湖汽车商贸城及武汉出版物流中心组成。
汉西物流
基地
在硚口区西汉正街。
华中地区最大的集交易、仓储、配送、运输、信息为一体的建材集散型物流基地。
规划占地1000多亩。
东西湖物流长廊
在武汉东西湖区,沿107国道长约10公里。
舵落口基地为区域性农产品加工集散与配送为主的城市配送型物流园区;高桥基地为公共型物流中心与区域性配送中心。
舵落口基地规划面积5740亩,高桥基地规划面积2500亩。
阳逻港现代物流基地
在长江北岸阳逻经济开发区内。
为面向国际,以集装箱转运为主、具有联运功能与强大集散能力的现代物流基地。
规划面积5000亩,包括阳逻港国际物流园、华中商贸物流园等。
沌口汽车物流基地
在武汉沌口经济开发区,位于318国道与京珠、沪蓉高速及107国道交汇处。
全国性汽车物流园区。包括整车分拨、零部件采购、仓储、分拨、汽车信息、零配件加工及配送功能。
包括郭徐岭及万商云集物流中心、华中商贸园、海天汽配大世界、龙阳汽车工贸中心、开发区大件通用码头、汉阳集装箱港区。
关山转运型物流基地
在东湖高新开发区,与武汉外环及沪蓉高速公路相接。
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工业的配送型物流基地。
关山物流园建筑面积3.5万m2,设计规模90万吨/年。
武汉航空机场(国际)物流基地
以天河机场为基地,以宜昌、襄樊、荆州支线机场为网络。
华中地区最大的具有保税区功能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
新建第二航站楼(8万m2)、货运仓库(1.6万m2)。
白沙洲农产品物流基地
在洪山区,以现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及铁路专用线与仓库等设施为依托。
以蔬菜、果品、水产等为主的农产品物流中心。
规划占地1500亩。2004年市场交易量近140万吨。
黄石枢纽物流
基地
在黄石市区,依托长江、武九铁路及沪蓉、大广和杭瑞高速公路。
辐射鄂东、赣北的生产资料转运型物流基地。
重点建设花湖、罗桥和棋盘洲三大物流园区。主要包括黄石物流信息中心、黄石外贸码头集装箱码头、棋盘洲新港区、鄂东汽车交易市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黄石农产品批发市场。
鄂黄综合物流
基地
在鄂州及黄州区,以长江水运、沪蓉高速、大广高速、汉鄂快速通道、武九铁路为依托。
主要服务于优质农产品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鄂东农产品配送及加工型物流基地。
包括黄冈贸易市场、黄冈物流配送中心、鄂东粮油物流中心、鄂州蟠龙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鄂州五丈港钢材、矿产品物流中心等。
咸宁特色农产品物流基地
在咸宁市区,依托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及107国道等。
以建材、水产、蔬菜、苗木等为主,覆盖鄂南,沟通湘北、赣西的区域物流中心。
包括咸宁物流园区、建材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咸安苗木花卉批发市场等。
仙桃综合物流
基地
在仙桃市区,依托沪蓉高速、318国道及在建的随岳高速公路等。
以纺织服装、精细化工、机械电子、医用卫材、食品加工为主的优势产业物流中心。
包括江汉物流园、江汉农产品物流园、富迪物流产业园、江汉水产品市场和棉花市场等。
孝感综合物流
基地
在孝感市区,以天河机场、京广和汉丹铁路、京港高速及107、316国道等为依托。
特色工业物流中心、商贸物流集散基地和面向北方市场的水产品及鲜活农产品转运型和配送型物流基地。
拟建孝感南大农产品专业物流中心,依托天河机场空港经济兴建大型工业物流基地。


 
    5、兴建一批大型商贸工程项目。项目建设是推进商贸流通一体化的重要抓手,也是发挥各城市及市场、企业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根据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基本要求和城市圈各城市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建议考虑以下建设项目:
    (1)物流配送:除建设重点物流园区以外,以商贸流通企业为主体,在武汉建设多个一级物流配送中心,在圈内其他城市建设二级物流配送中心,在城市圈内形成连锁经营配送网络。
    (2)冷链:以武汉市为重点,大力发展冷链产业。以武汉肉联、山绿公司等冷企业为龙头,通过新建和重组等方式,建设一批冷库;积极发展鲜活农产品冷链产业,在武汉周边城市建设一批为鲜活农产品服务的冷库。
    (3)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在武汉市设立武汉城市圈农副土特产品和湖北名牌产品展销中心。把展销中心建设成为产品展示、看样定货、宣传地方特色的场所。
    6、推动一批农村商业网点改造升级。提高农村商业服务水平,既是商贸流通一体化的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广大农民的真切愿望,应把农村市场体系作为一个重要工作来抓。
    (1)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农村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流通体系,鼓励和支持武汉市大型高贸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商业网点,建设农村超市、农家店和便民店;鼓励各类批发企业与农村零售企业合作,开展商品配送,发展农村连锁经营;加强农资品牌建设,鼓励和促进省农资公司向乡镇、村发展农资店。力争通过3—5年努力,使农村新型商业网点覆盖率达到85%以上。
    (2)大力推进“双百市场工程”。重点抓好农改超和农产品市场搬迁改造,积极引导优质农产品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大型商品连锁企业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推动农产品直接向连锁超市配送。
    (3)大力整合农村商业资源。把农村个体户经营网点、过去的供销社网点等配置到优势商贸企业中去,着力打造农村商业网点品牌;鼓励农村商业网点以加盟的形式进入大型连锁商业企业营销链,不断提高农村商业服务质量与水平。
    (4)建立农村商业网点改造项目库。由圈内各城市商务部门按照商业网点规划,向省商务厅申报改造项目,由省统一建设农村商业网点改造项目库,通过招商引资、重组、大企业延伸等多形式,逐步完成改造任务。
    (5)鼓励回乡创业者投资农村商业网点。
    7、促进一批日用消费品工业生产。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订单生产已成为时尚。在某种程度上说,流通已成为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浙江用市场带动加工业发展的模式,充分表明用商贸流通业带动消费品工业生产越来越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选择。从武汉城市圈情况看,以下几点值得重视和加强。
    (1)依托大型超市带动消费品生产。充分发挥武汉超市比较集中,营销渠道比较畅通的优势,以超市为平台,组织圈内地产品进入超市,特别是进入武商、中百、中商、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大型超市。鼓励圈内消费品生产商与销售商建立供销联盟,形成工商合作新机制。开展地产品进超市对接活动。
    (2)鼓励商贸企业建设工业园区。如富迪、山绿公司都建有自己的工业园区,依托商贸企业的营销优势,生产适销对路的日用消费品。应制定政策,引导和促进更多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通过招商引资、与地方政府合作、资产重组等形式,建设消费类工业品生产加工园区。
    (3)依托专业市场带动工业品生产。借鉴浙江及武汉汉正街工商分离的模式,一方面推动在汉为汉正街市场服务的生产商向武汉周边地区转移,另一方面,引导武汉周边城市生产汉正街所需的日用消费品,通过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把武汉城市圈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4)依托政府采购及国际性集中采购,定向发展一批工业品生产企业。围绕城市圈及全省各地政府采购目录,组织生产政府办公用品;紧紧盯住国际采购市场,积极争取圈内地产品进入联合国、国外大型超市的采购渠道,加入国际性销售网络。 
    8、建设一批现代新型交易市场。现代新型交易市场是一个区域商业现代化、信息化高低的重要标志。应在推进城市圈商贸一体过程中给予重视。
    (1)争取建立1—2家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抓紧建设阳逻国家级稻谷交易中心项目,早日建成国家稻谷期货交易市场;积极争取国家在城市圈内设立棉花期货交易市场,建设国家级棉花交易市场和物流园区。
    (2)发挥武汉商业优势,建设一批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电子交易,提高商贸流通信息化水平。
    (3)借鉴国外经验,开展厂家直销试点,建设厂家直销园区。
    9、培养一批高级高务人才。做好商务工作,关键还在于人。适应商贸流通一体化、现代化、信息化发展需要,应大力培养一批高级商务人才。
    (1)发挥武汉大专院校科教优势,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市场营销人才、物流管理人才、期货交易人才、超市管理与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商务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人才。
    (2)利用武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人才优势,开展对圈内其他城市商贸流通实用型人才专业培训,培养一批熟练的营业员、柜台管理员、仓储管理员、电子系统操作员等。
    (3)加紧培养一批商贸流通专业招商引资人才、商业资本营运人才和商业地产经营管理人才。
    10、举办一批推进商贸流通一体化的重大活动。活动是推进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应定期举办一些商贸流通一体化方面的重大活动。
    (1)继续办好中国食品博览会、美食节、农商对接会、迎春大联展等有比较好效果的活动。
    (2)继续办好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协作联席会议,不断提升会议效果。
    (3)依托城市圈整体商贸资源优势,每年组织一次城市圈商贸对外招商引资活动。
    (4)鼓励城市间开展单向或多向互动活动。
    (5)开展城市圈商务系统对口支援活动。
    四、推进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若干政策建议   
    (一)统筹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规划。
    为推进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有序进行,建议省政府尽快组织省商务厅会同有关部门成立规划专班,加紧制定出台《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规划》,明确将来一个时期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方向。
    1、加强与《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以及省发改委即将出台的《湖北省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的衔接与协调,突破行政区域限制,从城市圈全局高度统筹各城市已制定的商业发展规划。
    2、结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要求,明确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积极争取商贸流通领域的综合配套改革事项。
    3、切实结合各城市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整体设计制定城市圈内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产业布局、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布局、农产品基地布局、大型综合及专业批发市场布局、商业网点布局、商贸流通信息平台建设等方案。
    4、配套出台《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基础建设一体化专项规划》、《武汉城市圈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
    (二)统一制定促进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的政策。
    为促进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实现圈内商贸流通政策一体化,建议省政府研究出台《湖北省政府关于促进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相关实施细则,并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一系列切实推进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的优惠政策。    
    1、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商务部关于加快我国物流领域现代化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商改发[2008]53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鄂政发[2007]57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对文件中已明确的政策要加强落实督办。
    2、全面清理现阶段各级政府和部门阻碍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和规定,为推进商贸流通一体化扫清政策障碍。
    3、制定和完善一批有利于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的支持优惠政策,如:
    (1)整合商贸流通领域的财政扶持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综合运用贷款贴息、经费补助和奖励等多种方式支持推进商贸流通一体化。
    (2)出台《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运输车辆路桥费优惠减免办法》,对城市圈内商贸流通行业运输车辆路桥费施行年费收取制度,对优质农产品和生活必需品运输实施路桥费优惠减免政策。
    (3)出台《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企业税收优惠办法》,对商贸流通企业到乡镇设立营业网点实行所得税和增值税优惠政策;对城市圈内大型商贸企业异地开店实行注册地统一征税,营业地按销售比例返还税收政策。
    (4)出台《武汉城市圈农产品进项税改革试点办法》,进一步明确初级农产品界定标准,并将简单加工农产品纳入进项税抵扣范围。
    (5)完善落实商业流通企业比照工业用地、用电、用水等价格优惠政策。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各地阻碍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的地方保护主义和恶势力的整顿力度,为推进一体化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统一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准入制度。
    突破行政区划分割,形成城市圈内商贸流通领域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省工商局出台的《武汉城市圈市场准入一体化试行办法》基础上,借鉴长三角、山东寿光等地发展经验,建议省商务厅会同工商、质检等部门加紧研究出台武汉城市圈内统一公平的市场监管和商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市场执法标准、各类规费收取政策等,如建立武汉城市圈质量监管互认体系,组织九城市签署《武汉“1+8”城市圈质量技术监督合作互认协议》,着重建立市场准入的互认机制、质量技术标准一体化的框架体系、打假治劣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统一开放的技术服务市场和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等;组织九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签署《武汉“1+8”城市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食用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为标准化农产品颁发统一通行标志使其在城市圈内流通享受当地产品同等待遇;进一步畅通农产品“绿色通道”, 对城市圈内鲜活农产品减免路桥费;对城市圈内优质农产品进超市实行零门槛政策。
    (四)积极先试先行,建立圈内先行区。
    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传统发展思维,积极利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机会,争取国家赋予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综合配套试点权。建议在“1+8”城市圈中选取武汉及另外一到两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如黄石、鄂州等),作为“1+1”或“1+2”先行区进行商贸流通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率先探索流通领域税费制度改革、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等经验,积极向国家争取“两型社会”建设项目资金。鼓励圈内各城市结合自身发展优势,积极申请各领域专项试点权。 
    (五)进一步提升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合作机制。
    为推进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向更实质的方向发展,应进一步提高政府层面的重视力度,将城市圈商贸合作由各地商务局层面的合作上升到政府间的合作。成立由省政府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推进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制度,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解决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中的突出问题;组织九城市共同签署政府间商贸流通一体化合作协议;巩固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协作联席会制度,赋予其更实际的职责和功能;积极调动各行业协会积极性,促进各城市商贸流通领域合作;积极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闽南经济区开展多层面、务实、高效的商贸流通合作。
    (六)大力整合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资源。
    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调节、企业主体的原则,积极推进城市圈商业资源整合,促进整体商业业态升级。
    1、借鉴我省烟草业整合经验,推进“武商联”等龙头企业进一步整合资源、资本,积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鼓励各地商贸企业突破区域限制,通过参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重组整合,扩大经营规模;积极引进外地实力较强的商贸企业,以其先进的商业管理经验和模式带动城市圈商业业态升级。
    2、根据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规划方案,引导城市圈内同质的中小市场集中合并,扩大规模。
    3、继续深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完善城乡一体化商业网络建设,积极推进“一网多用”,鼓励农家店在文化娱乐、科教、邮电通信、便民服务等方面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增加服务功能。
    4、鼓励大型商贸企业以“前店后厂”、“贴牌生产”、“自产基地”等多种形式对现有农副产品及轻工产品生产基地进行整合扩建。
    5、根据《武汉城市圈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整合中小物流企业,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对大型物流企业给予融资扶持;出台《武汉城市圈第三方物流发展指导意见》,引导鼓励第三方物流发展;出台《武汉城市圈冷链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统筹规划冷链库布局,引导冷链行业投资行为。
    6、配套发展餐饮业、酒店业、旅游业等多种服务行业,全面提高城市圈整体商贸软环境。
   
     课题负责人:余立国 周先旺  
                王顺华 张早阳 
    课题组成员: 邹晓波 周志勇  
                屈晓霖 刘月明  
                聂小庆 余璟清
 
 
 
 
 
武汉城市圈加速农产品市场一体化
 
 黄石电视台/武汉城市圈的形成,尤其是包括农产品行情、农业项目、科技动态、动植物疫情在内的“1+8”城市圈内农业经济协作平台的建立,为黄石农业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农业信息工作联席会议上传出信息,武汉城市圈农业信息网络交流平台即将正式建成,圈内各城市的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和市场信息交流将实现“一体化”。
  2007年12月22号,阳新县宝塔湖湖蒿生产合作社与武昌武泰闸市场又签订了一份4万吨湖蒿的购销合同。合作社负责人说:“过去阳新县湖蒿进入武泰闸市场,被限时限量销售。随着城市圈农业协作的加快,这种贸易壁垒不攻自破了。”
  在“1+8”城市圈被国务院批准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短短20天时间里,我市与武汉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各大超市签订购销协议30多份,产品包括小龙虾、富川茶油、天寿牌无公害蔬菜等20多种农副产品,销售额已突破2亿元。
  建立武汉城市圈发展模式,这就要求圈内各城市发挥自身特色,依托城市圈实现互补性发展。我市在认真分析武汉市及各兄弟城市的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果断放弃粮食棉油等大宗产品的主导产业地位,重点发展依托武汉及本市市场需求的生活消费型产业和依托工业企业需求的生产原料型产业基地,即肉、鱼、蛋、菜等“菜篮子”型产业和苎麻、油茶、吴茱萸等工业原料型产业。
  到2007年底,我市蔬菜基地总面积27万亩,比上年增加4%,水产总产量10.66万吨,优质苎麻面积2.4万亩,全市现有油茶面积3.5万亩,吴茱萸种植面积约7万亩。通过发展蔬菜、畜禽、水产品、特色林业基地,构筑起了黄石农业发展新的优势。
  尽管我市工业企业在全省全国具有一定竞争力,但与之配套的一些农产品基地建设则无优势可言。市委、市政府有意识引导涉农企业做大做强,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把城市圈之间城市经济紧密捆绑在一起,促进了一体化发展。
  珍珠果饮料有限公司作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设计生产能力为10万吨,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饮料加工企业之一,其拳头产品珍珠果米酒为湖北省驰名品牌。该公司把糯米基地建在鄂州市,每年收购优质糯米40万公斤,带动农户300户农民人均创收200元。
  远东麻业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苎麻纺织民营企业之一,年生产能力为两万锭麻纺、4万锭棉麻混纺,产品80%以上出口。该公司把基地建在咸宁市等地,充分利用当地优质苎麻资源,既保障了公司原料的供应,又推动了当地苎麻产业发展,实现了双赢。
此外,芳通药业、兴华生化、劲酒、灵溪等龙头企业,利用企业的品牌、资金、技术和营销优势发展周边基地。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市与周边几个城市基本上形成了分工合理、连接紧密、市场一体的发展模式。
《湖北日报》:对接与融入武汉城市圈的思路
麻城融入武汉城市圈有着自身独特的现实背景和基础条件。在融入武汉城市圈的过程中,麻城注重把握好对接与融入的辩证关系,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对接与融入。产业和硬件上对接,地位和功能上融入。圈域之内,建成以旅游服务、工贸物流、交通枢纽为主体功能的经济增长极城市和大武汉城郊型卫星城市;圈域之外,建成城市圈辐射鄂东、豫南、皖西及大别山区的战略支点城市。交通对接,已运行的麻武铁路、沪汉蓉铁路,即将完工的大广高速、沪蓉高速,即将动工的麻随铁路、麻竹高速、麻阳高速等便利交通将麻城与城市圈联为一体;汉口—麻城将开行公交化城际列车,麻城将真正成为大武汉城郊型城市。产业对接,建成城市圈汽配产业配套协作、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旅游服务、商贸物流、优质劳动力培训“五大产业基地”。市场对接,加快区域性市场和专业市场建设,优化大别山蔬菜、菊花、板栗、肉牛等农产品市场建设,加快大别山建材大市场建设,推进中国户外用品城开发,实现麻城特色专业市场对圈域及周边城市的辐射。
    外力与内功。既要乘势借力,又要苦练“内功”,做好对城市圈的服务与策应。以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城同创”为抓手,打造地区性中心城市的硬件基础。加快园区招商,培育和壮大兴业炉料、福田液压、新叶液压、大帆汽配等骨干企业,打造园区经济增长极。建设城区三办及麻南四镇等乡镇工业集中区,打造龟山(旅游名镇)、福田河(菊花之乡)、铁门岗(畜牧之乡)、盐田河(板栗之乡)等特色强镇,以“强镇”支撑“强市”。以大项目、强项目驱动快发展。打好“城市圈牌”、“老区牌”,争取更多强势项目落户麻城。
    共性与特色。要把共性发展成为优势,把个性发展成为特色。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城市圈建设的共性要求,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是城市圈产业发展的总体原则。麻城与城市圈的产业对接点主要在:以中国第一气门为品牌的汽车配件产业,以华中第一炉料为品牌的冶金机械产业,以中国花岗石之乡为品牌的花岗石产业,以中国菊花之乡、板栗之乡、油茶之乡为品牌的特色农业;以“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为品牌的特色旅游业;以大别山工贸物流中心为品牌的特色商贸物流业;以麻城海员为品牌的劳动力培训产业。大力发展大武汉城郊型特色农业。开发福白菊、油茶等垄断性资源,建成全国最大的福白菊、油茶、板栗生产加工基地。建成大武汉无公害蔬菜基地、高产奶牛示范牧场、大别山肉牛产销中心。大力发展大武汉城郊型特色旅游业。积极打造武汉城市旅游圈优秀旅游目的地、大武汉周末度假乐园,形成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遥相呼应的“鄂东生态文化旅游城”。
    巩固与优化。大力巩固现有基础,提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项目落地建设和招商开发,打造“中国户外用品城”,形成麻城的“先发优势”。张扬人文教育优势,争取创办麻城理工学院,组建麻城职业培训集团,发展“职教经济”。招引企业“量身定做”特色文化休闲业,发展“娱乐经济”。吸引电子商务企业落户,建设以麻城为注册地的电子商务中心,发展“网络经济”。积极争取建设鄂东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加快实施三河口水电开发,大胆策划和争取秸秆发电、工业废弃物发电、城市垃圾发电、沼气发电项目,把麻城建设成为圈域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污染“外流”、财富“内流”的流通产业,依托兴业公司建成圈域最大的废钢配送中心;依托汽配产业集群,建成圈域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采购中心。
    参与与争取。在资源节约领域,争取将大别山电厂纳入节能降耗试点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争取将麻城经济开发区纳入城市圈产业园区互动发展试点,打造圈域“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领域,争取现代服务业、清洁能源发展等试点。在统筹城乡发展领域,争取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村庄整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民工返乡园区等试点。在节约集约用地领域,争取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等试点。在财税金融领域,争取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在麻城设立支行,争取在麻城开办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
(作者系麻城市市长)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应城市农业局)
 
加快融入武汉城市经济圈,是市委、市政府遵循经济规律,抢抓历史机遇,顺应时代潮流,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农业特别是种植业,作为融入武汉城市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由于“惠农”政策效应的凸显,再加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我市种植业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具备了融入武汉城市经济圈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一是自然资源丰富。我市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壤养分齐全,能够生产出一些具有应城特色和独特地方风味的农产品。例如,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成份,我市生产出的巡检糯稻、白湖莲藕、人和孛荠等农产品具有产量高、品质优、口感好等特点,在全省乃至全国独一无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二是地理位置优越。我市地处武汉城市经济圈的核心层,城区距孝感仅48公里,离武汉仅80公里,去其它县市区也仅需几小时。由于公路里程较短,再加上城际交通的不断改善,我市生鲜农产品可以快速进入圈内各城市特别是武汉市场,完全能够实现当天装车送货,当天入市销售。
    三是生产优势明显。近几年由于我市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生产优势逐年得到增强,主要农产品生产在圈内各县市区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少数农产品生产处于领先地位。据对武汉城市经济圈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调查统计,2006年我市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在除天门、仙桃、潜江3个省代管市以外的23个县市区中(下同)分别居第11位、第4位和第6位,其中稻谷分别居第10位、第6位和第7位,棉花分别居第9位、第8位和第9位;油菜面积、总产分别居第9位和第10位,蔬菜分别居第13位和第12位;食用菌总产居第2位。
    四是市场潜力较大。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市农业经济与圈内各县市区特别是武汉的联系越来越紧,关联度越来越高,多数农产品已经进入了武汉市场,有的还直接进入了超市。据对2005年我市主要农产品销售情况初步调查统计,全年仅销往武汉市场的主要农产品就达8.25万吨,产值超过两亿元,分别占年销量和年产值的11.3%和18.2%。其中,像巡检糯米、三结豆皮、白湖莲藕、白玉面条等一批知名商标品牌的农产品享有较好的市场声誉,具有较高的占有份额,成为了武汉市民消费的首选。只要我们不断优化品质、唱响品牌、开拓市场,我市农产品进入武汉城市圈市场的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我们农业局作为全市种植业的主管部门和融入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的工作单位,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统一思想认识,不断强化措施,充分履行职能,扎实开展工作,努力为加快我市种植业融入武汉城市经济圈作出新的贡献。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融入、主动对接、合理分工”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我市的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和区位优势,自觉接受辐射,主动参与分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动产业集聚,切实抓好市场对接,努力把我市建成武汉农产品的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的加工车间、市民度假旅游的休闲胜地和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采集中心,最终实现与圈内各城市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总体原则。在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过程中,我市种植业发展应按照以下总体原则去进行规划和定位。
    一面向。即立足应城,面向武汉。在主动接受武汉农业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辐射的同时,依托其凸显的国际市场地位和强大的市场吸附能力与消费需求,做大做强我市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休闲产业,使之成为武汉及周边城市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消费的大市场,从而实现与武汉及圈内其它城市的无缝对接。
    二提供。即为武汉城市经济圈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和优美、舒适的人文环境,实现有限空间、无限发展。
    三提升。即提升农业功能,实行生产、生态和生活“三大功能”综合开发;提升关联度,促进产业、市场、资金“三大要素”充分融合;提升发展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