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供销”有了新奔头
他在空中写一个“V”字,比划着自己“忙、闲、忙”的工作轨迹。其实,这也是供销社“辉煌、消沉、再出发”的发展浪潮下,无数个供销社人的缩影。
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老供销社“好景”不长
穿着板正的衣服、夹着黝黑的公文包,去外地开订货会,回来协调物资分配……1986年,年轻的何华哲被分配到陕西省供销社物资站,负责物资供应、调拨执行等工作。这个让人艳羡的工作,何华哲倍加珍惜,一直忙得不可开交。
“当时物资匮乏,像钢材一类的物品,80%是统一分配。供销社的东西也便宜,黄河牌电视机,市场价3600元。我们这里是出厂价1360元。”现在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何华哲还有些激动。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物资多了、渠道也多了,供销社从门庭若市慢慢成了门可罗雀。这一变化让何华哲有点无所适从,大家也摸不清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有些失落,还有些迷茫。之后,供销社的基层社锐减,但供销社的债务负担、人员负担却没有减轻。突然增大的压力又让人有些担心,有些着急。
2002年,房地产业逐渐复苏,供销社的土地开始升值。有的供销社看准时机,开始搞房地产开发,减轻债务负担。
一边,供销社在服务农业的路上似乎越走越偏。另一边,这几年的农村又出现了新问题:许多农民种植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销售渠道却不多。果贱伤农的事件屡屡发生,农产品种植进入了瓶颈期。
几年前的一天,何华哲正在办公室写材料,他的一位农民亲戚来到省供销社找他了。“工人有总工会,妇女有联合会,农民却没自己的组织。希望你们供销社能出手帮帮忙。”这位亲戚想让何华哲引荐他去见供销社领导。
思虑再三的何华哲,带着亲戚敲开了领导的门。
“割肉”也要建自己的销售场地
必须要改变了。按照“政府主导、改造自我、服务‘三农’”的理念,陕西省供销社从内部班子建设、外部资源拓展等各方面开始了改革。
这消息传来,让何华哲有些激动。之前闲散的工作状态必须要改变,否则这大好时光都碌碌无为了算什么?他期待着单位领导能给供销社的具体工作指明一个方向。
“落脚点还是在‘为农服务’”。供销社领导决定,就先从销售入手。
而第一道难关就是没有销售平台。“我们自己也缺少展销平台,如果在西安有自己的超市就好办了。”何华哲和同事们商讨对策。
“新城区那边咱们有19间自己的门面房,收回来不就有了平台吗?”有同事提出这个建议,不过有人反对:这些门面房对外出租,每月能有不少分红,收回来岂不是自己割了肉?
最后,这些门面房还是全部收回来了,社里决定在这里打造农产品销售联合社,一间门面房,租给一个县,15万元租3年,全县的水果都能在这里卖。如此便宜的方案吸引了许多县的加入。有了店面,延川红枣、白水苹果、安康茶叶……许多产品都开始进驻。因为这里的产品在价格和质量上都有优势,所以销路大开。
建设6000平方米的供销农产品展销中心,建成常态化蔬菜销售点363个,开展全省“一县一品”农产品展销活动……除了大量销售平台的建立,省供销社还组织成立了联合社,将小的农业组织聚集在一起,解决单个农民合作社规模小、分布散、实力弱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陕西省基层供销合作社缺乏主营业务的问题。
何华哲忙了起来,忙得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先做哪件事好了。
咱也“玩”起“互联网+”
如今的何华哲被任命为省供销企业集团电子商务公司董事长,主抓农产品销售的电商平台。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全省供销系统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已达55家。而线下,供销社利用经营网点,全省33大类1200多种农产品早已通过全省400多个销售终端进入市场。
最近的关中大地,暑热一直没有退去,何华哲仍是按计划来到洛南县调研。县里电子商务的发展没有让他失望。这里有“掌上洛南”“线上供销”等线上销售平台,而且各镇的新型社区、重点村都建了电子商务服务站。
“原来的供销社又回来了。”看着供销社事业又有了新发展,有农户拍手叫好。不过在何华哲心里,他仍然清楚得很:陕西省供销系统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人才和技术缺乏,发展缓慢,目前线上线下两手很难都硬起来,有许多问题待解。
在网上看到有的地方葡萄、甜瓜等农产品丰产但滞销的新闻,何华哲又开始奔忙着帮农户寻找客商,协调“蔬菜直通车”开到田间地头。他说:目前的工作是治标,我们正在探索长效机制,尽力让农户获益不招损。
“供销社虽是‘老同志’,但如今有了新观念。我们正在借助‘互联网+’拓展电商平台,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每年在全系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20个、示范企业10个……”何华哲自问自答道:为啥不把目标定高一点?我们觉得还是脚踏实地地干,最好。
供销社,这个似乎被人们遗忘的单位,如今在为农服务的道路上,正越走越坚定。
何华哲,这个老供销社人,如今和许多90后供销社新人一起,忙起来仍不甘落后,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