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立忱同志在总社四届二次理事会上作的工作报告
《夯实基础 联合发展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贡献》
白 立 忱
现在,我代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总社)第四届常务理事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一年来的工作回顾
2005年总社常务理事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四次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四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一年来,全系统坚持为农服务方向,继续深化改革,推进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继续拓宽为农服务领域,提高为农服务水平;继续以现代流通方式推进网络改造,发展连锁经营;继续加强领导班子和机关建设,转变工作作风,精神面貌发生新的变化,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供销合作社正处于联合发展的新阶段。
--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显著。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认真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专题讨论,提出了供销合作社系统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使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了合作经济信念,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明确了深化改革的思路,服务“三农”的意识进一步增强,系统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明显提高。按照《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5〕9号)的要求,结合贯彻“四代会”精神,立足改革攻坚,明确提出总社要重点抓好“十件大事”,即:搞好基层社改革调研;推进网络改造;打造融资平台;深化社有企业改革;搞好总社主管协会;建立省级供销合作社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推进总社机构改革;加强直属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十一五”规划;搞好县级社主任培训等,并分解落实到主管主任、主管部局,要求件件抓落实,事事有回音,总社机关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经济效益持续增长。2005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6130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0%,售给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增长11.6%;资产状况继续好转,全系统资产总额达到4646.1亿元,所有者权益达到772.7亿元,较去年增加46亿元;汇总盈利65.8亿元,创历史新高;上缴各种税费64.9亿元,创社会贡献总额239.9亿元。
——网络改造整合取得较大进展。召开推广苏果超市建设现代经营服务网络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动系统网络改造与整合。总社重点打造了“新合作”、“中国农资”两个全国性品牌,采取特许加盟、并购等多种形式加快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各地围绕巩固传统业务,积极拓展新业务,着力打造农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烟花爆竹等经营网络,积极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截至目前,全系统共发展连锁、配送网点11万个,配送中心600多个,连锁经营额突破1000亿元,全系统消费品零售额的35%、售给农民农业生产资料的42%,都是通过连锁配送方式实现的。新合作、苏果、辉隆、农佳乐等一批品牌企业获得长足发展,新合作经营总额突破30亿元,苏果进入全国连锁企业六强。以县为中心、基层社为骨干、农村综合服务社和便民超市为终端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联合社职能转换取得重要突破。一年来,总社常务理事会进一步加强了新时期供销合作社工作规律的探索,强化“项目带动”,用项目整合系统,争取政策,促进发展;突出联合发展,着眼于行政推动、市场化运作;立足于供销合作社的职能定位,对直属企业由“管企业”向主要“管资产”转变,逐步实现以出资人身份参与企业管理。积极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服务平台的建设。对总社主管协会进行了大胆改革,选派了干部,充实了职能,提供了办公条件,并支持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加入了国际同行业组织,筹备建立中国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烟花爆竹流通协会和中国—东盟国际农资商会。召开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行业协会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系统协会建设。由供销合作社参办、领办的行业协会近6000家,会员近百万个。与系统联合组建中合联投资有限公司,为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发展,特别是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网络、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资金支持。各省、区、市供销合作社普遍加大了联合社职能转换力度,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宁夏、新疆等6个省区组建了省级合作经济组织协会、联合会,天津市组建了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一些市县供销合作社积极参与农村金融改革,以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协会)为依托,组建农信担保公司,为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提供信贷担保服务,在解决农业产业化融资难问题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基层社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根据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实际,总社研究制定了供销合作社综合考评指标体系,并突出了对基层社建设工作的考核。就基层社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基层供销合作社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推进了县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各省、区、市供销合作社加大了基层社建设的力度,有的依托基层社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有的结合网络改造发展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了有益的尝试。2005年,由供销合作社领办、参办的比较规范的专业合作社达到1.4万家,农村综合服务社由10.8万家增加到11.3万家。基层社经营状况明显改善,汇总实现利润2.2亿元。
——为农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围绕强化为农服务,承担了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任务,有效地保证了化肥市场的稳定供应;加强农资企业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开展诚信体系创建活动;建立棉花市场信息预警体系,为棉花经营企业和广大棉农提供可靠有效的市场信息;积极参与国家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推动棉花加工业现代化、信息化;争取国家科技项目资金1150万元,实施了农业科技转化等惠农项目;争取财政资金600多万元,在15个省(区、市)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0个,引导各类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技术标准与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坚持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致富农民,发展自身,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并通过与专业合作社对接,同广大农户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截至2005年底,全系统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达到412家,带动农户1871万户。全年以合理价格保质保量供应化肥6865万吨,占社会供应总量的60%左右;收购棉花308万吨,约占社会收购量的56%;直接收购经营农产品929亿元,通过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农产品448亿元,供销合作社仍然是农业生产资料进入农村、农产品进入城乡市场的骨干力量。
——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切实加强。总社实施了县级供销合作社主任培训工程,拿出600多万元对全国县级社主任进行轮训。2005年共举办13期,培训县社主任1800人。通过培训,大家理顺了思路,学到了方法,借鉴了经验,增强了信心。同时,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举办高级管理培训班以及国外培训等方式,为系统培养急需人才万余名。各地普遍加大了培训力度,为创新业态、创新经营方式提供了人才支持。
——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关心、支持供销合作社工作,温家宝总理多次对供销合作社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并先后两次视察供销合作社;回良玉副总理多次听取供销合作社汇报,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和发展作出指示,帮助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总社常务理事会积极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进一步加大政策协调力度。积极参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制定,反映供销合作社的呼声和要求。争取国家有关部门为供销合作社改革和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原则同意供销合作社财务挂账中的中央政策性挂账继续实行停息挂账政策,中央财政视财力状况逐年消化本金,明确地方政策性挂账比照中央政策性挂账处理;2005年末,在财政部等部门支持下,对1998年度以前库存陈棉(老商品棉、储备棉等)竞卖亏损给予一次性补贴到位;财政部、银监会正在商讨供销合作社划转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尚未处理的不良贷款的处理意见;商务部把供销合作社作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扶持重点。各级党委、政府普遍把供销合作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已有28个省(区、市)出台有关文件,赋予供销合作社优惠政策,支持供销合作社加快改革发展,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与各国合作社的交流与合作,我国供销合作社在国际合作社事业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再次连任国际合作社联盟副主席。需要指出的是,“四代会”后,城市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呈现勃勃生机。城市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地处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着力发展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的优化升级,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便民超市、烟花燃放等社区服务,在促进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在以往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工作有新举措,改革有新突破,发展有新局面,事业有新气象,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的结果,更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工作、奋力拼搏,广大农民社员积极参与、热情支持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总社常务理事会,对各级党委、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农民社员表示亲切的慰问!
当然,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基础还不稳固,基层社薄弱的问题依然很突出;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改革改制的任务还很重,而且,越往后,改革越艰难,越需要攻坚;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网络,规模和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高。所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抢抓机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争做贡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解决好“三农”问题,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题,并做出具体工作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核心,成为全党和全国的共同行动。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只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获得不竭的成长动力。
供销合作社是合作经济组织,是通过经营活动来满足广大社员的经济、社会等各种需求的,供销合作社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是促进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因此,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和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天然地联系在一起,供销合作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同时,供销合作社自身的改革与发展,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供销合作社必须充分认识自身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自身改革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把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十一五”期间及其后较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找准位置,有所作为,争做贡献;另一方面,树立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紧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脉搏,切实搞好自身改革与发展,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提高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和能力。
要抓住机遇,在现有基础上把供销合作社改革再推进一步,努力打造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供销合作社。过去,供销合作社改革的重点是解决生存问题,经过“四项改造”,特别是社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经走出了低谷,进入了联合发展的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形势下,一方面,要通过联合发展,进一步壮大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必须努力体现合作经济理念,打造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供销合作社。要坚持合作制原则和为农服务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把供销合作社建成使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富裕的组织载体;坚持联合发展,把联合发展作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贯穿于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消除一切阻碍联合的体制和观念,突破一切制约联合发展的思想禁锢,一心一意谋发展,同心协力搞联合;坚持正确的改革导向,保持对骨干企业和经营网络的控制力,更好地服务“三农”。控制力关系供销合作社和社有企业的发展方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奋发有为。供销合作社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展开。供销合作社是以流通服务为主的合作经济组织,紧密联系市场,密切联系农民,在沟通城乡商品交流,把服务延伸到村入户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供销合作社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紧密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着眼于发挥供销合作社的比较优势。一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经济参与;二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服务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三是要立足于解决政府部门不好办、单家独户办不了的突出问题,选准突破口。供销合作社有条件、有能力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即: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促进作用;在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龙头作用;在鼓励引导农民组建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方面发挥骨干作用。这四个方面和我们所做的工作密切相关,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虽然各地供销合作社发展状况不同,但只要有奋发有为的追求,并为此锲而不舍地拼搏,供销合作社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也就必然有位置、有形象、有口碑,就必然会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信赖,赢得党和政府的支持,就必然会实现更大的发展。
三、今年的主要任务
今年是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要识大局、谋全局、抓开局。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合作制原则和为农服务方向,深化“四项改造”,夯实基础、联合发展,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切实提高为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贡献。
为此,今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夯实基础,以新建为主推进基层社建设
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和前沿阵地,不改变基层社薄弱的状况,供销合作社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夯实基础,就是基层社要实现服务入村到户,密切供销合作社同农民群众的经济联系,建立起完善的组织制度,使广大农民社员更多地关注基层社、参与基层社、利用基层社,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
要坚持改造与新建并举,以新建为主。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专业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成为一种必然。同时,我们原来的一些经营网点基本属于传统经营方式,在新的市场格局中缺乏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搞好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革改造,引进现代流通方式,用产业化的模式把它们连接起来,另一方面,必须主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广泛发展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完善供销合作社的基层组织体系。
尊重农民意愿,用新的机制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坚持以参与农业产业化改造基层社,用产业化链条联结、整合系统服务资源。可以利用自身人才、组织和网络资源优势,与农民共同兴办专业合作社,也可以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要坚持把发展专业合作社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建立起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相结合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实施“千社千品”富农工程,广泛开展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群众自愿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增强专业合作社的活力和竞争力。
实施“一社两店入村服务工程”,规范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经过几年的努力,要实现大部分行政村村村有综合服务社,社社有日用品连锁便民店和农资供应连锁店。发展综合服务社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搞好经济服务。要实行“一个平台、多家利用”,积极吸纳并方便各个部门通过综合服务社开展为农服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社区需要什么服务,就开展什么服务,逐步把综合服务社办成多功能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对基层社的改革要分类指导。已经完成改制的基层供销合作社,要在网络改造中努力做强做大,延伸服务功能,完善社员代表大会等组织制度,加强民主管理,提高农民社员对基层供销合作社的参与度和利用度,向真正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靠近。对于已经转为民营或职工个人经营的网点,要通过现代流通方式重新整合起来,形成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的网络终端。规模小、实力弱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可以撤社留店、合并重组,组建中心社。有条件的县,可实行“一县一社”。一些基础条件差的基层供销合作社,要通过招商引资、共同开发等多种方式,改造经营服务设施,创新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以发展促进改革。对于因破产、解散出现基层社空白的地区,要采取新的机制发起组建新的基层供销合作社。
充分发挥县级供销合作社在基层社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县级社是基层社改革与发展的直接领导者和具体组织者,担负着对县域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改革统一指导、发展统一规划、资产统一调配、网络建设统一实施的重要职责,要充分发挥联合社的组织优势,把搞好基层社新建与改造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紧密结合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主动与政府各部门协调,为基层社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继续推进县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各省(区、市)供销合作社都要把县级社主任作为基层社改造与新建的第一责任人,加强考核督促,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县以上各级供销合作社要把加强基层社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之举,加强调查研究,总结推广经验,协调争取扶持政策,为基层办实事,让社员得实惠。
(二)坚持联合发展,加快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联合发展,双向流通,是供销合作社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优势和着力点所在。供销合作社原本就是一个经济联合体,联合发展是供销合作社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供销合作社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就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发展。要由过去注重单个企业的改革发展,转到同类企业间联合、不同地区之间的联合上来,进一步推动合作社事业的全面发展。
当前,实现联合发展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引进现代流通方式。要坚持改造、整合、提升、优化并举,使网络真正成为靠合作制原则武装、用现代流通方式支撑、实行“双向流通”的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要广泛采用各类现代流通手段,提升供销合作社流通服务网络的现代化水平;坚持规范化运作,统一理念、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结算,把供销合作社各类企业整合在若干以服务为宗旨的网络系统之中;深入开展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和战略创新,不断优化供销合作社网络的运行机制和流通效能。
打造、夯实县域基础网。要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全国性、区域性网络的同时,加强对县乡村三级网络建设的指导和服务。要把网络改造、整合同基层社改造、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结合起来,在县城发展配送中心,在乡镇发展连锁店,在村级综合服务社内发展连锁超市或农家店。要坚持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经营,实现农民群众的放心消费、安全消费和便利消费。今年,要力争在1000个县初步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网络,覆盖面突破1万个乡镇。
(三)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开放办社,切实转变联合社职能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切实转变联合社职能。要围绕深化社有企业改革,转变联合社对企业的管理职能;通过开放办社,转变联合社的指导、服务职能。
以理顺产权关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和规范社有企业改革。一是转变联合社对企业的管理职能,逐步由“管企业”向主要“管资产”转变,努力提升资本运营质量和资产监管水平。要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把应该属于企业的权利还给企业。要真正建立起出资人制度,明晰产权,依据出资比例行使权利,享受利益,承担相应的风险和责任,促进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坚持分类指导,一企一策。已完成改制的企业,要健全企业内部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完成改制的企业,要找出症结,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实施改革攻坚。三是集中力量培育、支持优势、骨干企业。优势、骨干企业是做强做大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希望所在。要把政策支持、资金投入重点转向优势、骨干企业,鼓励优势、骨干企业兼并、重组一般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形成一批有社会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控制力的企业集团。
各级联合社要坚持开放办社,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为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上,搭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服务平台、行业协会的公共服务平台和系统投融资服务平台。要积极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服务,吸收他们加入联合社(联合会),也可以吸收他们参股社有企业。重视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和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结合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办好投资公司和农信担保公司,试办小额信贷担保业务,为农户和合作经济组织提供融资服务。加强政策协调和立法工作,为合作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加强规划指导。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真研究制定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十一五”规划,立足长远,抓好当前,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供销合作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四)加强行业协会和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建设,搞好行业服务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形态,是政府联系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社会组织形式,在应对国际贸易纠纷方面,行业协会日益成为重要力量。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我们必须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把各类行业协会尽快成立起来,帮助农民及涉农企业解决问题,切实保护好、实现好广大农民和涉农企业的利益。
要改革整合好现有协会。供销合作社参办和领办的行业协会,总体上都有一个充实职能,强化服务,扩大发展的问题。要按照“民办公助党领导”的原则,实行民主管理;广泛吸收会员,扩大行业覆盖面和代表性;积极参与国际性行业组织,参与国际市场规则的制定与维护,为行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良好条件;全国性协会与地方性协会要搞好对接,分工协作,向行业服务体系迈进;要把联合社机构改革同协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推荐优秀干部到协会工作,使行业协会有钱办事,有人办事,办好事,办成事。
围绕主导产业,突出抓好农产品行业协会。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发展行业协会,在更大的范围联合起来,形成行业发展优势。各级供销合作社要把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作为践行办社宗旨的战略举措,根据当地特色产品、特色产业发展要求,研究制定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规划,引导行业协会又快又好发展。要鼓励所属企业、事业单位领办农产品行业协会。要充分利用协会实行会员制、不改变会员独立市场地位的组织优势,广泛吸收农村各涉农部门加入协会,把农产品行业协会办成部门协作服务的载体。
办好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农产品经纪人协会是供销合作社开展为农服务的新平台,要高度重视,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总社将加快中国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组建步伐。各省、区、市供销合作社要把组建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列入工作日程,争取年内把各省级协会组建起来,上下协同,为农产品经纪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发挥城市供销合作社的带动辐射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市是经济中心、交流中心和资本集聚中心,又是巨大的市场。在供销合作社网络体系中,城市供销合作社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天然的区位优势,有条件、有能力也有责任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要突破地域观念,着眼于整个经济区域,发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功能,面向大市场,组织大流通,担当“大龙头”。要树立示范意识,率先引入新技术、新机制、新理念、新方法;树立龙头意识,着力培育在农村流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品牌企业、中心市场、优势产业,实施市场带动战略,依托城市市场资源与农村经营网络对接,实现“双向流通”;树立创新意识,利用城市科技、信息、资本等资源密集的优势,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科技研发,推动自主创新,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专利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树立世界眼光,自觉站在对外开放的前沿,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引进来,走出去,在扩大开放中提高为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城市供销合作社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城市消费者服务。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实施“在线收废促绿色社区工程”。积极探索发展城市消费合作社、住宅合作社、教育合作社等各类为中低收入群体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加快试点,探索总结经验。广泛拓展服务领域,深入研究北京举办奥运会、上海举办世博会及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供销合作社创造的商机,拓展烟花燃放、绿色果菜供应等服务。鼓励城市供销合作社开展相互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为深入探讨城市供销合作社工作规律,促进城市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总社下半年要召开城市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议。要加强调查研究,为开好会议作准备。
(六)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促进供销合作社全面可持续发展
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永葆先进性。各级供销合作社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和政绩观,切实做到廉洁从政,廉洁从业。要按照新时期供销合作社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大力倡导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爱岗敬业、扎实深入的工作作风。各级供销合作社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坚定合作经济信念,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握形势,抓住机遇,树立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适应供销合作社改革不断深化,新的组织形式和新型业态广泛发展的要求,从发展供销合作社事业的大局出发,加强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总社要在认真总结县级供销合作社主任培训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将培训范围扩大到地市级供销合作社主任。各省级供销合作社也要做好培训规划,重点搞好基层社主任和经营骨干培训。各市、县供销合作社要搞好职工培训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要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强化供销合作社行业特有职业技能培训。对于系统急缺人才,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大胆引进。
稳步推进合作社文化建设。要继续利用各类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广泛传播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新鲜经验,宣传合作社价值和合作社精神,争取社会各界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办好社务信息,及时准确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反映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新经验和新典型。加强供销合作社所属媒体特别是总社所属媒体建设,以现代产权制度、通过市场化运作,推进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新闻媒体和信息网络资源整合。加强社徽的使用和管理,提高社徽在系统的使用面和在社会上的认知度,树立中国供销合作社的整体形象。启动“供销合作社十杰”的评选表彰工作,树立和宣传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先进人物,打造和弘扬新时代供销合作社精神。
进一步加强理论建设。近年来,供销合作社改革和发展之所以不断有所成就,与我们在理论上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密不可分。但是也要看到,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理论研究总体上滞后于实践发展的需要,一些僵化、过时的观点还时常影响和制约着我们的改革实践。要在理论建设上迈出新步伐。要学习借鉴国内外经验,加强理论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联系一批热心合作经济理论的研究者,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合作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抓好供销合作社专家库、软课题库和特约研究员队伍建设,探讨组建中国合作经济研究中心的可行性。发挥好相关学会、研究会的作用,支持学会、研究会开展理论研究活动,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在全系统形成学习理论、研究理论、应用理论的良好氛围。
供销合作社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刻也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要自觉把供销合作社工作融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中,自觉担当党委、政府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抓手,并积极争取落实有关扶持优惠政策。要认真研究、分析包括农业和农村政策、企业改革政策、社会劳动保障政策、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等在内的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当前尤其要重视项目库建设,尽快研究确定一批能够争取到政策支持的重大项目,以项目争取政策,以项目促进发展。
同志们,2006年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做好开局之年的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夯实基础,联合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06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