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六次代表大会精神的通知
日期:2015-09-10 08:47来源:竞彩篮球购买联合社
责任编辑:市供销社阅读量:
各县市区供销社、市直各企业: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六次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全国供销总社“六代会”)于7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全国供销总社“六代会”,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以下简称《决定》)为指导,全面部署了供销社今后五年的改革发展任务。学习贯彻全国供销总社“六代会”精神,努力实现各项工作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按照市社党委工作部署,现将学习贯彻全国供销总社“六代会”精神的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全国供销总社“六代会”精神的重大意义
全国供销总社“六代会”是在我国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全国供销总社“六代会”精神,事关供销事业的长远发展。
学习贯彻全国供销总社“六代会”精神,就是要坚持以改革统揽全局,坚定改革发展正确方向。一是要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也是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按照“服务农民、改造自我”的总体要求,自加压力,激发活力,在改革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优化服务,努力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努力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的桥梁。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供销合作事业发展道路,坚持合作经济基本属性。大力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三是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一个模式,提倡过渡性的安排,赋予基层更多选择权。
学习贯彻全国供销总社“六代会”精神,就是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农业农村新形势,再创新作为。一是创新服务模式,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加快构建新型服务体系,把服务延伸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各个环节。适应现代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加快运用现代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形成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流通服务新格局。适应现代生产生活的新需求,坚持开放办社,加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技推广机构、龙头企业的合作,积极引入和利用各类资源,提高服务农民生产生活能力。二是创新合作方式,密切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群众的利益联结。秉持互助、互利的办社原则,着力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加强分类改造,不断密切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在组织上积极引导农民,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在利益上不断凝聚农民,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种途径,通过入股、二次返利等方式,让农民享受加工、流通、服务环节的增值收益。在服务上广泛吸引农民,加强同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的合作,构建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增强供销合作社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三是创新经营体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社有企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支持企业反哺农业、合作社补贴农民,提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同时以推动农业发展为基础,向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等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实现资源、资本、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四是创新治理机制,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自身实力。加快破除制约供销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构建联合社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加快形成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创新各层级供销合作社之间的联合合作方式,以产权和业务为纽带,推动跨区域横向联合和跨层级纵向整合,推动社有资本与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国有资本有机联结,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整体优势、规模优势。
二、紧紧围绕“四个创新”布局,把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一)以转变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为关键,健全完善体制机制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激发“改造自我”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在更广阔视野和更高平台上谋划供销事业发展,在影响阻碍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短板方面有所突破。一是提高社有资产管理水平,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社有资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监事会、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确保资产重组、对外投资等重大事项公开透明、规范操作。二是切实提高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完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等制度,防范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确保社有企业保值增值,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快社有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社有企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新业态,培植新的增长点,提高全市供销社系统流通网络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四是进一步搞好开门办社和招商引资,优化配置社有资产,努力拓展社有资本多元化形态。
(二)以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为核心,大力推进“三社一会”组织建设
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和合作制原则,建立与农民组织上、经济上的紧密联系,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一是加强基层供销社建设。按照“强化合作、农民参与、为农服务”的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社分类改造,使基层社成为为农服务的载体、自主经营的实体和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体。各县市区供销合作社每年都要建设改造1-2个基层供销社标杆社。二是大力领办和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各县级供销社要以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为纽带,大力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示范社建设,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引领和带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要积极组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推动专业合作社跨区域、跨行业联合合作,在更大范围组织农民走向市场。从2016年起,各县市区都要有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国家示范社、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省级示范社行列。三是进一步稳步提升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质量。充分发挥村级综合服务社“连锁配送店”、“物流中转点”、“便民服务站”的功能作用,巩固覆盖率,提升信息化水平,拓展服务项目,不断推进服务创新。四是规范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和行业协会。各县级供销社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成立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行业协会,牵头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农合会的组织、协调作用,主动承接各级政府购买的“三农”服务项目,推动行业诚信建设,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提升行业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建设
构建社农结合、社社合作、社企联合、村社共建、线上线下互通、产业融合多层次、全方位的为农服务协同新机制,在为农服务领域拓展上实现新突破,促进供销社农村社会化服务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全面参与农业生产系列化服务。继续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搭建农资全程服务平台。二是进一步加强与“农民办事不出村”、网格化管理、“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养老、医疗、金融服务等公益性服务对接,进一步发挥“网上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做好网上通讯、电费、新农保缴费领取的代理,飞机票、火车票订购等便民服务。三是加强与建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单位合作,积极探索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以“裕龙卡”发行为抓手,推广“建行裕农通”等普惠金融服务,探索开展小额贷款、担保、保险等农村金融业务,积极推广、承接“供销支农贷”、“裕农易贷”等农村信贷产品
(四)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抓手,提升流通网络现代化水平
抢抓“互联网+”迅猛发展、农村消费转型升级的新机遇,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以巩固“网上供销便民服务中心”为前提,以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环境为基础,以促进网上交易与网下交易深度融合为方向,以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为重点,以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为关键,以实现“一网多用”、“双向流通”为目标,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力争3-5年形成区域型、专业型平台相互支持、线上交易和线下交易融合发展的农村现代流通格局。一是优化完善机制。各县市区市供销社要立足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认真编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长期规划,建立“党委政府主导、职能部门配合、供销社协调、市场化运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定期向党委政府报告工作,加强与商务、财政、发改、农业、交通、邮政、金融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定期会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长期为“三农”服务的合作机制。二是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各县市区供销社要认真学习借鉴宜都市供销社联合省裕农电子商务公司探索“县级运营中心+村级综合服务社”的电商发展组织形式,加强对外联合合作,兴办经营实体,逐步完善以县级配送中心、乡镇物流中转站、村级综合服务社物流服务点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农村物流网络配送体系。加强电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社的组织联系,整合优化物流、仓储、冷链等资源配置,优化利益联结,巩固合作发展。三是培育农产品品牌。各县市区供销社要引导电商公司与实施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和品牌化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推动联合合作,互利互惠;引导电商公司制定产品标准,创立自有品牌,逐步扩大影响,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切实加强对全国供销总社“六代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
各县市区供销合作社及各单位,要把学习贯彻“六代会”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抓实,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要全覆盖,切实提高实效性。
(一)思想认识进一步解放。深刻理解和把握全国供销总社“六代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全国总社、省社的部署要求,把握汪洋副总理重要讲话和王侠同志工作报告中的新思想、新内涵,克服“自满自足、自怨自弃、自说自话”的思想情绪,领导干部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要抓住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会,先人一步、快人一招,在全省供销社系统以及全市加快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找准定位,争先有为。
(二)工作方式进一步转变。不断强化问题导向,积极面对和化解供销社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及时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在改革中促发展。有效应对“迎头碰上”的挑战,紧紧抓住“扑面而来”的机遇,让总社、省社出台的政策在宜昌早“落地”、早见效。在创新“服务模式、合作方式、经营体系、治理机制”四个方面,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创新工作机制,推动社有企业发展,为供销社发展开拓更大空间。
(三)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保持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将汪洋副总理重要讲话及王侠同志的“六代会”工作报告纳入专题研学,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原原本本的学,适时开展专题交流,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企业加强调研。要层层传导压力,狠抓工作落实。要紧密结合各地实际,认真编制供销合作社“十三五”规划,抓好关键环节、重点工作的分步实施。努力在推动经济平稳运行、“电子商务建设年”活动、基层社改造、村级综合服务社提档升级、社有企业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抓队伍转作风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不断开创供销合作事业的新局面。
竞彩篮球购买联合社
2015年9月10日